秉泽环保网讯 执法人员在“飘香粽子坊”的厨房里发现了藏在编织袋里的硼砂
执法人员在“渔夫的故事”发现硼砂
端午节前夕,市民刘先生致电本报“啄木鸟在行动”栏目热线,称在东湖区渊明北路一家小餐馆购买的粽子颜色特别鲜亮,怀疑买到了“毒粽子”。
对此,本报“啄木鸟”与东湖公安分局百花洲派出所联系后,独家随警展开摸底调查。经送检证实,确有商家非法添加化工原料。东湖公安分局立即联合东湖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、东湖区人民检察院等多个部门进行突击检查。在固定证据后,一举端掉了两家“毒粽子”作坊。
市民投诉:颜色过于鲜亮,怀疑买到“毒粽子”
为了固定证据,得知检验结果后,百花洲派出所副所长罗雪兵决定联合东湖区人民检察院、东湖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再次前往调查。
随警调查:三家粽子店,两家检出硼砂
为了验证刘先生的说法,记者随百花洲派出所便衣民警来到该店查找线索。这家名为“渔夫的故事”店门口堆放了一大盘已煮好的粽子,旁边摆放着糯米、猪肉等原料,一位妇女一边包粽子一边向客人推销。
“你这粽子怎么卖?”记者凑上前询问。
“肉粽2.5元一个,买10个送一个。”该妇女回答说。
“你家的粽子是不是添加了什么东西?看上去颜色这么好!”记者购买了两个粽子,并指着一个已剥开的粽子问道。
“我卖了十几年粽子了,怎么可能添加东西,这是我家祖传的手艺,你放心吃。”该妇女说。
随后,记者和民警走访了同处渊明北路的“景丰小吃”和建德观与胜利路步行街交会处的“飘香粽子坊”,并分别购买了两个粽子取样,店主均称自家的粽子未添加任何化工原料。
当日,在记者的见证下,民警对6个粽子样品进行编号,送往南昌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检验。然而,工作人员称没有收费依据,所以无法检验,随后给了记者和民警一张非官方检测机构负责人的名片。无奈,记者和民警只能将粽子样品送往该机构检测。
5月23日,检测机构对这三家店的粽子样品作出结论:“渔夫的故事”“飘香粽子坊”两家店的样品均检查出硼砂。
联合执法:现场搜出白色粉末,检测发现确为硼砂
“这个粽子看上去晶莹剔透,明显比家里包的要亮得多,非常诱人,咬起来也很劲道。”5月16日,市民刘先生联系本报“啄木鸟”,向记者展示了他在东湖区渊明北路一家小餐馆购买的粽子。“我每年端午节都会自己包粽子,依据经验,正常包的粽子不可能有这种效果,我怀疑我买的粽子极有可能掺了添加剂,吃多了会严重危害健康。”
5月24日下午,执法人员依法对“渔夫的故事”和“飘香粽子坊”进行现场检查。在“渔夫的故事”作坊内,执法人员现场查获2瓶白色粉末状结晶物,店主黄某兰称是食用碱。“都是食用碱,为何要分成两个瓶子装?在执法人员的再三追问下,黄某兰承认白色粉末状结晶物是硼砂。在“飘香粽子坊”,办案人员从一个蛇皮袋里发现了一些白色粉末状结晶物,邓某花称是洗锅用的东西,却又说不清具体名称。
随后,执法人员依法对现场的粽子、白色粉末进行取样封存,并送往第三方检测机构检验。
6月8日,经过严格的抽样、送检后,第三方鉴定机构证实,邓某花、黄某兰生产销售的粽子非法添加了硼砂。
现场抓捕:两个窝点被端,负责人被依法刑拘
6月8日上午9时许,记者随百花洲派出所民警一同来到“飘香粽子坊”生产窝点(出新路24号),邓某花正在包粽子,准备端午节大赚一笔。见民警再次到来,邓某花感到非常惊讶,赶忙停下手里的活。民警仔细搜查了作坊后,将邓某花传唤至派出所做进一步调查。另一组民警则赶往建德观与胜利路步行街交会处检查“飘香粽子坊”摊点。
9时40分,记者和民警来到钟鼓楼菜场“渔夫的故事”,只见门口已排满了前来购粽的市民,当民警出示警官证要求黄某兰到派出所接受调查时,她极力解释称:现在做的粽子未添加任何东西。见民警到来,买粽子的市民纷纷打听情况,一些已购物的市民纷纷要求退货。
当日下午,“渔夫的故事”店主黄某兰和“飘香粽子坊”店主邓某花被依法刑事拘留。
“这是我爷爷奶奶教我的,加点硼砂粽子更好吃,不加就跟吃糯米饭一样。”审讯时,据邓某花交代称,两年前她和丈夫来南昌经营粽子生意,往粽子里加硼砂是她的“祖传秘方”,没想到会东窗事发,对此她后悔不已。
据了解,不法商贩之所以在粽子里非法添加硼砂,目的是为了使粽子口感更好,同时具备防腐功能,第一天没卖完的粽子,加了硼砂,第二天卖相依旧很好。但硼砂毒性极大,易引发多脏器蓄积性中毒,我国自1992年起就禁止在食品生产销售过程中非法添加硼砂。
来源:南昌日报
责任编辑:fanglu
推荐阅读:欢迎关注食品商务网微博, 聚焦进口食品、休闲食品、红酒、白酒、乳品、食品机械、食品添加剂、饮料、保健食品等最新行业大事件!网址:http://www.szbingze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