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 : 网站首页  新闻资讯 > 业界新闻

业界新闻

2016年北京市农田鼠害发生趋势

  一、发生预报
  根据我市农田鼠情监测数据、越冬基数,结合气象、食物丰缺、繁殖力等因素综合分析,预计2016年我市农田鼠害总体为轻发生,山区(半山区)、部分农林交错区、设施园区、城乡结合部等局部地区偏重发生(鼠密度超过8%),农田鼠密度继续呈上升趋势,发生面积200万亩次,其中春季发生面积150万亩左右,秋季发生面积50万亩左右,其中重发面积10万亩左右。
  1.粮田:粮田鼠密度0-10%,平均鼠密度在2%以下,个别地块鼠密度在8%以上。优势鼠种为黑线姬鼠。
  2.城乡结合部:城乡结合部鼠密度在0-3%,平均鼠密度在1%以下。优势鼠种为褐家鼠。
  3.果园:果园鼠密度0-3%,平均鼠密度在1%以下。优势鼠种为黑线姬鼠。
  4.设施蔬菜:设施蔬菜鼠密度0-5%,平均鼠密度在1%以下。优势鼠种为小家鼠。
  5.林荒地:林荒地鼠密度在0-5%,平均鼠密度在1%以下。优势鼠种为褐家鼠。
  二、预报依据
  (一)全市农田鼠密度呈现上升态势
  1.TBS监测法表明农田鼠密度较去年大幅提高。2015年我市采用夹捕和TBS两种方法监测农田鼠密度。全市采用夹捕法调查了65块样地,年平均捕获率为0.2%,与2015年的0.3%接近。在此基础上, TBS法共设2个点,年平均捕获率为1.1%,远高于2014年的年平均捕获率。
  2.不同农田环境鼠密度存在一定差异。采用夹捕法监测了涉及粮田、设施蔬菜、果园、林荒地、城乡结合部等5种农田环境。其中粮田平均捕获率为0.3%,样地最高捕获率为6%,以黑线姬鼠为优势种群,占总捕鼠数的66.7%;设施蔬菜平均捕获率0.2%,样地最高捕获率为2%,以小家鼠为优势种群,占总捕鼠数的54.3%;果园平均捕获率为0.2%,样地最高捕获率为3%,以黑线姬鼠为优势种群,占总捕鼠数的50.0%;林荒地平均捕获率为0.2%,样地最高捕获率为2%,以褐家鼠为优势种群,占总捕鼠数的36.4%;城乡结合部平均捕获率为0.1%,样地最高捕获率为2%。
  3.TBS监测法显示农田害鼠去年越冬基数较高。采用夹捕和TBS两种方法监测农田鼠害越冬基数。夹捕法在2015年10月平均捕获率为0.4%,与2014年的0.5%接近,但TBS法9-10月的平均捕获率为1.3%,远高于2014年10月夹捕法的平均捕获率。
  4.农田害鼠种群的平均胎仔数上升。夹捕法系统监测点2015年共捕鼠35只,鼠种有黑线姬鼠和小家鼠,其中黑线姬鼠占82.9%,共解剖到雌性繁殖鼠13只,累计胎仔数55只,平均胎仔数为7.9只,每胎比去年的6.4只增加1.5只;小家鼠占17.1%,共解剖雌鼠2只,累计胎仔数14只,平均胎仔数为7只,每胎比去年去年的6.3只增加0.7只。平均胎仔数的增加,说明害鼠种群进入补偿生殖时期,种群数量会呈现上升趋势。
  (二)农田害鼠种群发生变化
  夹捕法捕获的害鼠有5种,即黑线姬鼠、小家鼠、褐家鼠、大仓鼠、社鼠等,比2014年减少一个鼠种,具体种群结构如图2。以小家鼠和黑线姬鼠为优势鼠种,分别占总捕获量的35.0%。TBS捕获的害鼠也是5种,即黑线姬鼠、小家鼠、褐家鼠、大仓鼠等,与夹捕法有所不同,以小家鼠为优势鼠种。
  (三)环境条件利于鼠害发生
  2015年我市冬季虽有极端低温,但仍属暖冬气候,有利于害鼠的越冬存活,设施面积的增加为害鼠提供了越冬场所和食物;同时,鼠密度较低也为害鼠提供了较多的生态位,这些条件有利于害鼠的生存和繁殖,再加上鼠类具有的迁移习性和超强补偿繁殖能力,使农田鼠密度存在快速反弹的风险。 (北京植保信息网)
点击次数:  更新时间:2016-03-25 11:42:10  【打印此页】  【关闭

新闻资讯

联系方式


地址:深圳市龙华区民治街道新牛社区民治大道690号东盟大厦3楼厂房

电话:0755-29957316
            13923425151

Q  Q:2196814611
            362613815

邮编:518000

邮箱:admin@szbingze.com

网址:www.szbingze.com

微信号:13923425151

微信公众号:秉泽环保(或扫绘以下二维码直接关注)

微信公司平台二维码.jpg